中国自2016 年上半年开始的增长复苏在近几个月遭遇了去杠杆深化、贸易摩擦升级等内外部挑战,市场在年初快速上涨后持续回调,目前情绪普遍悲观。展望下半年,去杠杆等政策与改革带来短期阵痛的同时也为中期的稳健奠定基础,新经济相关的结构性机会与老经济领域阶段性机会的交融仍是市场主基调。短线市场仍可能继续消化利空,但考虑到政策潜在的灵活性及新经济的韧性,基准情形下我们认为当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从当前到下半年市场可能会经历先抑后扬的过程。
政策潜在的灵活性之下增长依然具备韧性。尽管面临去杠杆、金融条件收紧、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在企业资本开支周期继续深化、地产库存偏低、出口整体稳健等因素支持下到目前为止中国整体增长依然稳健。考虑到监管全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目标,中金宏观组预计政策灵活性可能在下半年显现,2018年全年GDP 依然有望实现6.8%左右增长,我们自上而下预计A股盈利有望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实现11.3%左右的增长。
估值处于历史区间下沿。当前沪深300 指数基于一致预期的前向12 个月动态市盈率约10 倍左右,与2016 年年初熔断后指数低位估值相仿,处于历史区间的相对低位,中小市值股票整体估值则大幅低于当时水平。目前A 股大消费等领域的公司综合盈利与估值相比其他新兴市场同类公司仍具备吸引力。
另外,资金层面也存在对股市相对积极的短线与中线因素。MSCI 年内第二步纳入A 股2.5%比例将在8 月实施;QFII/RQFII 资金进出限制打开也将增强投资中国的吸引力;资管新规的推进在使得中国的短端利率逐步回落;养老金入市已经启动;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推进也将逐步减小居民财富配往地产行业的增量,对股市有利;等等。
大小盘风格、A 股与港股、风险因素。大小盘之间我们建议淡化风格、强化选股。在市场开放、CDR 机制引入高质量成长公司、监管趋严、解禁压力、股权质押风险仍有待释放的背景下,中小市值个股表现可能继续趋于分化而非整体性机会。A/H 溢价已经降至近年低位、上半年港股略好于A 股、内地投资者相比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更为谨慎、A 股大消费类公司选择更为丰富,基于这些我们认为下半年A 股机会可能略多于港股。相比我们的基准情形,市场上行风险包括政策灵活度或增长韧性超出预期,而下行风险则包括去杠杆政策执行失度、地产超调、贸易摩擦升级、新兴市场或欧元区动荡加剧等。
新经济是持续亮点,把握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趋势。近年来新老经济分化一直是我们行业配置的框架,过去几年我们持续超配新经济、阶段性配置老经济的策略创造了较好超额收益。展望下半年,尽管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依然会困扰市场,但我们认为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依然是中国最确定、最具持续性的趋势,继续超配大消费与服务、科技硬件等相关领域,如家电、食品饮料、医药、餐饮旅游、电子、金融中的保险等,另外根据市场预期及政策边际变化,阶段性配置老经济领域如煤炭、水泥、化工、部分金属原材料等。主题方面科技自主创新、新能源与电动车、提振内需与扶贫、CDR 发行推进、三四五线城镇化深化等可能是下半年值得关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