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着力构建智慧生态。 教育信息化 1.0 时代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改善教育机构基础设施水平,布局设备、软件、内容等产品资源,提升师生技术应用能力;教育信息化2.0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全两高一大”为目标,构建智慧教育生态,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包含电信运营商、产品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渠道商)、政府、 使用者(学校、家长、学生等) 五个环节。
行业需求和供给:政策红利、科技进步和制度完善三大动力催生海量市场。( 1)需求端: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比重已从 2005 年的 2.82%提升至 2017年 4.4%;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占比也从 2009 年 4%增长至 2017 年 8%。预计 2020 年 B 端财政预算投入约 3900 亿元, C 端市场空间 2200 亿元。 B 端市场中, K12、幼教和高校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占比分别约 76%、 18%和 6%。( 2)供给端:教育信息化行业厂商众多, 2014-2017 年,教育信息化收入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71%。随着教育信息化进入生态构建时代,企业全面布局硬件、软件和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从业企业收入前 5 名的分别是视源股份、网龙、科大讯飞、立思辰、全通教育。
产品布局和渠道网络: 目前教育信息化产品布局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 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不同:( 1) K12 教育阶段拥有 24 万所学校、1040 万名教师、 1.69 亿名中小学生,以应试教育为纲,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是最重要的教育信息化需求来源;( 2)高教阶段拥有 2596 所高校、 160 万名教师、 2894 万名学生,致力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 3)幼教阶段拥有机构 23.98 万所, 250 万名教师, 4414 万名学生,信息化建设聚焦寓教于乐,注重展示互动。由于目前 K12 信息化中 toB 业务为主流, 以政府招投标为主,因此以区县为单位建设渠道网络,成为产品推广的关键,龙头企业多采用代理合作的模式迅速实现大规模区域覆盖, 高教、幼教信息化产品推广更为市场化。
行业增长动力及公司成长路径:信息化需求全方位升级及以终端为入口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 行业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信息化需求的全方位升级:( 1)终端设备的升级迭代、( 2)数据分析服务的深度推进、( 3)开放平台+优质内容的生态构建、( 4)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拓展应用领域、( 5)双师课堂等新模式的兴起。公司成长路径主要围绕以终端为入口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 1)地域扩张、( 2)硬软件融合发展、( 3) 优质内容收费、( 4) B 端覆盖带动 C 端收入、( 5)资本红利及并购扩张。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市场份额近 80%、产品服务类型多样的 K12 教育信息化,关注高教信息化。 推荐具备全产品布局、全国性渠道网络的 K12 教育信息化龙头视源股份,建议关注 K12 信息化三盛教育、佳发安泰、立思辰,高教信息化新开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