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发改委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简称《方案》),此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出台更为严格的限电、限产政策。
对于产业发展和市场投资有何影响?9月29日,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同志表示,为应对近期能源供需偏紧的问题,发改委多措并举加强供需调节。我们认为相关举措的落地有助于边际缓解能源压力,居民用电将有保障,但是考虑到冬季将迎用电高峰且部分资源产能仍然吃紧,电力供需不均衡的问题年内难以彻底解决,部分地区在部分时间段可能会继续推行有序用电或工业限电停产的措施,高耗能行业首当其冲。具体分行业看:
1、煤炭:限电限产可能压减部分煤炭需求,平抑高企的煤炭价格。
2、钢铁:多地将钢铁行业纳入停产限产范围,供给减量加剧,四季度钢价或维持高位运行。
3、有色:能耗双控对金属加工产生抑制可能将冲击有色需求,增加行业运行不确定性,大部分工业金属价格存在回落的风险。高耗能电解铝冶炼受影响更大,预计电解铝价格将保持高位震荡,不排除继续走高的可能。
4、化工:建议关注大宗化工原料中的先进产能和能耗相对较低的高端化学品及新材料领域。限电会同时影响化工产品的需求端和供给端,预计四季度化工品价格相对强势,但是业务量预计会减少。
5、建材:水泥作为传统能耗大户,生产将受到制约,叠加施工旺季、煤价高企,水泥价格短期或延续上行。
6、新能源:限电可能给新能源制造企业未来业绩带来不确定性。部分耗电水平较高的新能源制造环节受影响更大,光伏方面,多晶硅生产、硅棒拉制、碳基复合材料生产等环节的重要成本组成是电力,限电可能加剧多晶硅等光伏产品供应紧张以及价格上涨;风电方面,主要受影响的制造环节是铸件、锻件、风电塔筒等。
7、电动车:限电对电动车产业链整体影响有限,但正极和负极行业由于本身的行业特点以及地域特点(湖南和内蒙限电力度较大)受到限电限产的影响更大,普遍高于其他电池材料环节和电池环节。其中,龙头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优于二三线公司。
8、汽车:整车方面,汽车厂可能会受到限电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带来的生产成本提高等负面影响,但目前限电影响的程度暂不及缺芯。零部件方面,除汽车玻璃、芯片、底盘安全件、电池等核心环节外,多数配件企业对主机厂的话语权较弱,将既受到成本上升又受到下游产量不足的双重负面影响,盈利情况或难言乐观。
9、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可能面临因上游受限电影响价升量减而导致的成本上扬或者交付延迟的问题,耗能大户半导体行业生产不确定性增加,如果限电持续,计算机企业下半年业绩面临较大压力。另外,“耗能大户”数据中心监管趋严,尤其是对“挖矿”行为整治更为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