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态势,周期股得到了增量资金的青睐,持续涌现出超级强势股。而食品饮料板块、医疗板块为代表的大消费品种则有所低迷。周末,随着周期股的冲高受阻,食品饮料板块渐有资金小幅加仓的态势。看来,均值回归的动能在推动部分资金低吸调整充分的食品饮料板块。
需求有望改善
对于食品饮料板块来说,在近半年来的走势持续疲软,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增速就较为稳定。但周期股的业绩增速则是100%甚至300%以上的数据,比如说煤炭股、钢铁股等等。所以,在今年以来,食品饮料股的业绩增速明显逊色于周期股,资金自然退出食品饮料股转而去追逐周期股。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疫情等诸多因素,使得居民消费意愿持续降低,所以,进入2021年以来,食品饮料行业的市场需求增速持续下行,社会零售总额在剔除物价指数之后,进入到历史低位区域。这也使得食品饮料板块的涨升逻辑进一步弱化,股价走势随之疲软。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A股即将进入到四季度,这意味着食品饮料行业的需求增速会有边际改善的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低基数因素,另一方面则是产业政策也开始渐渐发力,共同富裕等政策氛围使得部分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有边际提升的态势,这有利于食品饮料等基础消费品种。所以,食品饮料行业的需求有边际改善的可能性,从而带来业绩相对乐观的增速。
弹性或将提振
如此就意味着食品饮料板块出现了较为积极的变化,一方面是业绩的边际改善,另一方面则是股价的低位,部分品种甚至还到达了2020年年初的水平。这既包括部分品种的股价回到了2020年年初的水平,比如说双汇发展、伊利股份等;也包括部分品种的估值数据回到了2020年年初的水平,包括一些中高端白酒股。如此就意味着股价走势与基本面的演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这必然会释放股价弹升的能量,股价弹性开始增强。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了今年以来的持续调整,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阳光私募基金对食品饮料股的配置比例接近了近年来的低点。毕竟在今年以来,这些机构资金大多减持食品饮料股而转向新能源、化工等产业风口股。所以,导致了食品饮料股的配置比例持续降低。但是,大消费品种一直是全球股市的必配品种,其中,饮料板块更是全球股市的强势股集散地,A股也是如此,所以,随着仓位比例的低位、股价与估值的低位,又对应着基本面的改善,可以讲,未来的食品饮料股将迎来更多的买盘,从而股价活跃度有望迅速提升。
关注两类品种
综上所述,食品饮料板块的确迎来了较为乐观的建仓时机。就目前来看,有两类品种值得跟踪。
一是基础消费品种,包括粮油产业平台的龙头品种,也包括乳业、熟食、调味品等品种,他们的逻辑主要是边际消费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此类品种的业绩进一步改善,从而迎来新一轮的戴维斯双击,提振股价的活跃度。
二是饮料板块。回顾近二十年来的A股市场走势可以看出,只有包括白酒在内的饮料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成长股,无论是五粮液还是贵州茅台,抑或是泸州老窖等中高端品种,均涨幅惊人。随着行业氛围的改善,包括白酒、功能饮料在内的饮料股有望持续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