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三天市场低开高走,延续反弹趋势。上证综指报收于2895点全周反弹1.23%;同期深圳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反弹2.61%和2.70%。两市合计成交2.08万亿元,日均成交约7000亿元,环比节前放大约一成。
盘面上,市场量能放大幅度约一成,做多动能仍旧有限,同时受制于2900点上方密集成交区的压力,股指表现较为温和;但部分板块和个股表现较好,如种业、数字货币等主题板块,以及业绩良好的公司走势较为稳健,如食品饮料、医药和科技行业中的绩优公司。整体上,市场延续着存量资金发动的反弹行情,优质个股继续可为。
展望后市,近期外围不确定性因素有所缓解,同时虽然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但整体上已步入恢复通道,同时叠加两会临近,政策利好可期,5月市场个股积极可为。
A股节后明显低开,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五一假期期间欧美港等主要股市出现显著调整;二是特朗普威胁将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采取报复行动。不过,两大不利因素随后均获缓解。随着全球疫情进入第二拐点,在边际上获得控制,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启动复工等,本周欧美股市低开后均逐日震荡走高,尤其是美股表现强势,截至本周四收盘纳指已收复年内跌幅。而第二点,本周四上午刘鹤副总理与美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落实沟通,沟通情况良好,双方同意保持沟通协调,努力推动取得积极成效;路透社透露,美商务部即将批准一项新规定,允许美企与华为展开合作,共同参与新一代5G网络标准的制定。此外,近日美国政府就新冠肺炎疫情来源的表态也明显缓和,不再针对中国。上述表明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的风险并不大。
4月经济数据:官方PMI为50.8%,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3.5%,较3月增速-6.6%回升;进口同比下降14.2%,较3月增速-0.9%大幅回落;贸易顺差453.4亿美元,较3月份199亿美元大幅增长;4月中国外汇储备上升308亿美元至3.09万亿美元,而3月下降461亿美元。PMI环比下降和进口大幅萎缩,显示经济正受到全球疫情的持续影响,但另一方面,出口和贸易顺差大超市场预期,表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依然较强,同时外汇储备回升,人民币汇率压力降低。数据将减轻市场的过度悲观情绪。
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在继续深化。5月7日,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规定》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允许合格投资者自主选择汇入资金币种和时机。此举将有利于吸引更多海外资金布局A股。据wind统计,沪深港通开通以来,截至5月7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资金高达10268亿元,其中今年以来净流入333.53亿元。根据东方财富网的统计,5月8日北向资金净流入65.89亿元,是近三周以来的单日最大净流入。北向资金的持续净流入有利于对A股形成有效支撑,并提振国内投资者信心。
短期而言,下周将是今年两会前的完整周。今年两会因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而更加具有特殊意义。市场对政策对冲疫情的不利影响,以及在疫情困难时期加速各项改革的预期颇为强烈。相关重磅利好政策值得期待。此外,国内流动性依旧保持宽松局面,周内1月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维持在1.3%的历史低位水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市场正处于两会前的投资窗口期,优质个股积极可为。策略上,投资者近期不必拘泥于大盘,抓住窗口期,“轻大盘、重个股”,精选优质公司积极参与。
中线持续看好金融地产龙头、大消费优质白马和硬核科技公司等三大主线;短期重点关注两会政策利好主题:受益新基建投资的5G、数字货币;受益稳经济的建筑建材、工程机械;以及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的高送转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