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 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综合报道

第02版
新闻 两会

第03版
安全环保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13日 星期六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节选)

     (上接第1版)

     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新华社记者:您一直强调要重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在有一些市场主体反映,在生产经营、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还有一些困难和障碍。请问今年政府将出台哪些改革措施来助企纾困,让他们焕发新的生机?

     李克强:去年我们推进改革,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来考虑,助力市场主体脱困、激发活力,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们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多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多万户,而且去年个体工商户又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活跃度提高,这是政府推进改革的努力方向。

     今年我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要继续围着市场主体转,这就需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不仅生存,而且活跃。去年我们说留得青山,就赢得未来,今年说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就能够生机盎然,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充分体现。所以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是要把市场主体应有的权限给他们,让他们去发挥。对于审批环节,我们要继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为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当然,要竞争就应当是公平的竞争,就必须有监管。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这样才能让市场主体显示真正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放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都是改革。我们支持“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业态,但是对于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把市场搅乱了,没有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持续,就不可能展现更强的活力。

     政府还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重质量、守诚信、精工细作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营造环境。对于政务服务中那些涉及企业、人民群众经常要办的事项,要努力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活力,社会有创造力。

     人民日报社记者: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民生领域一些难题凸显,如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请问政府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难题?

     李克强: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教育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在两会参加代表团审议时,一位中学校长说,现在县乡中学还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的待遇不高,学历也很难提高。我们今年要下决心,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在职便利地提高学历,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今年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医保报销范围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得到的措施。也就是说,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这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在养老托幼方面,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总之,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们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要在经济发展中持续提高水平,但也要突出重点。对于事关人人、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各级政府一定要扛在肩上。

     凤凰卫视记者:过去一年香港因为疫情饱受打击,未来两年又将进入选举年,此时全国人大会议就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作出了决定,人大常委会将就香港选举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外界对于“一国两制”如何继续实践充满关注。您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将来要如何行稳致远?

     李克强:我们明确提出,要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落实好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刚才你问到全国人大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决定很明确,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去年香港受到了多重冲击,我们希望香港各界能够携起手来尽早战胜疫情,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会继续全力给予支持。

     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记者:今年年初,台湾方面表示希望跟大陆能够在后疫情时代恢复交流。与此同时,两岸关系目前并没有看到和缓的迹象,请问大陆方面对此怎么看,未来又如何因应?

     李克强: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前提下,我们欢迎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交往,也欢迎台湾各党派团体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与我们开展对话。我们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也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我们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这几年出台了很多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不少台湾企业和同胞从中受益。我们会继续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信息早报》社    版权所有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9号14层
   第01版:综合报道
   第02版:新闻 两会
   第03版:安全环保
   第04版:市场动态
   第05版:产经观察
   第06版:公司调研
   第07版:企业精英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本周公告
   第10版:热点聚焦
   第11版:数读报告
   第12版:化工大数据
两会声音
202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节选)